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,虽然我不是作为一名教师说这话,但是它却是我的老师一直在叮嘱我的话。 暑假临近,又是一个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好机会,大多数学生的选择是去偏远地区支教。“支教”是指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。这本身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活动,如果实施的足够好,将会对支教地区的教育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,对偏远山区们的孩子们带去新的知识,新的希望。 最近看到的一则消息,引发了我对“支教”以及“教育”的思考。 消息是关于大山里的孩子们写给支教的哥哥姐姐们的话。我现在只能记起孩子们希望支教的哥哥姐姐不要再去了,因为他们贫瘠的土地,不能让哥哥姐姐们涉足,他们对哥哥姐姐们仍在操场上矿泉水瓶子感到不解,因为他们喝的是自家山里的泉水;他们对哥哥姐姐们一起牵手走在校园好奇,因为他们没有见过有“老师”会这样光明正大的在校园里谈恋爱;他们对哥哥姐姐们一起在当地上档次的餐馆里狂欢感到新奇,因为那样的地方他们从没去过;他们看到校长对支教的哥哥姐姐们恭恭敬敬,因为听说他们中有谁是哪个官员的孩子……对于他们这样的行为我不知道,这样的支教有何意义?这让我想起了初中语文老说曾对我们说过,有一次她们去贵州一个很贫穷且偏远的地方考察,当她们把带去的香蕉送给学校孩子们的时候,他们好奇的眼神,让我的老师震撼,他们不知道那叫“香蕉”,他们把手边的香蕉连皮吃下,当时脸上仍洋溢着幸福纯真的笑脸,这更让我老师除了惭愧之外更多的则是心酸。相比之下,难道这些支教的学生们不觉得羞愧吗? 我认为,既然是去支教,就是一名老师,一名老师首先最重要的,是责任。对自己负责,对学生负责。如果自己没有那份责任心,为何当初去应聘?难道就可以为了自己的小小利益,而抹杀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吗?看到他们纯真的眼神,对知识的渴求,这些不负责任的人又于心何忍?身正为范,说的就是树立一个好榜样,给学生以正面形象,传递正能量。 其次是教学,教学可以说是一门艺术,因为老师面对的是学生,学生是活生生的人,不是机器,你只要按钮操作它就会准确无误的执行,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,虽然现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不能够因材施教,但是作为一名老师,也不能只是照本宣科,把知识点生搬硬套的灌输给学生,而更该做的是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,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,我认为这会比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效果会更高效,这样也会让学生对科目养成浓厚的兴趣。 老师对学生的爱,也是一种教育方式,而且我认为爱的教育也是一种真正教育的最佳方式。这就要求教师学高为师,虽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么的夸张,但起码最基本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是必须要有的,一个优秀的好老师,不只是要让学生打心眼里敬佩你尊重你,更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学习,爱上你所教的科目,其次才是知识的授予。 我的老师告诉我,她记得一位名家说过“真正能够改变学生命运的老师太少了!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也许就会改变学生的一生,遗憾的是我没有遇到这样的老师!”我的老师说她一直努力想成为那样的好老师,我认为她做到了,她就是那样的好老师。 也许,现在的我们不会像真正正式的老师那样学识渊博,经验丰富,但是,如果自己首先都没有那样的一份心,就不必去做那样的一件事,因为你无知的一个眼神,一个动作,也许就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。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,我想,这是一个教育者应该努力靠近的准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