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,可以读,朋友,也能读吗? 其实,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,不都像一本本正等待你去品读的“书册”吗? 朋友如何作比? “友人如画”,是说他近观远望景致不同;“友人如诗”,是讲其抒情言志韵味各异。那么,“友人如书”又该怎样解释呢? “友人如书”。或因朋友类型不一,如歌友、棋友,如疏友、密友,如贫富之友、忘年之友等等,故书之内容也便大相径庭了。比如面对着才华横溢、满腹经纶之友,岂不像在读圣贤经传?又如面对性格幽默、见多识广之友,怎不像读一部奇闻异志?再如面对的若是那俊秀清丽、儒雅风流之友,更仿佛早已置身于一册词句优雅、行文流畅的诗文之中。 “友人如书”。忘年之交如阁中古籍,阅到的是教诲;贫富之友似史实之册,看到的是借鉴;新交如应时之作,时代不同,其味各异,百看而不为其所焉;旧友似名家经典,年代虽久,回味却浓。百读而深为其陶醉。 “友人如书”。但凡天下无书则已,有书必读之;无友则已,有友应“读”之。 两样的读法,一样的道理,同样粗中有细,薄中见厚。 朋友有远近好坏之分,对相应之书也便有喜好憎恶之别。近密之交如“经典之著”,理当久品久读;远疏之友似“市井杂书”,尽管其良莠不齐,倒也不必弃之不读,顾虑无需太多。孔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择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性情坦荡之友,“书”中学到的是洒脱;人品高尚之友,“书”中学到的是宽容;至于像金钱之友,小读之后,你便谙晓“以人为镜”的深意了。朋友愈众,人越豁达;读书愈多,目光越远。一味沉湎于书海之中的人,多少有些清高与孤寂;而终日只知“同事”、“哥们儿”之人,也未免缺乏人生知识的探求。 由此可见,纯粹的书,一定要多读,友人之书,也不能少“看”。二者相得益彰,彼此促进。既然“鱼和熊掌”可以兼得,又何乐而不为呢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