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来才女果谁俦,错玉编珠万斛舟。自言人比黄花瘦,可似黄花奈晚秋。
——张娴婧《读李易安〈漱玉集〉》
古语云,女子无才便是德,似乎古代有才情的女子是不招人喜欢的,尽管今天的我们津津乐道。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,这种说法也许只不过是男性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与名声的一种谎言。然而谎言说多了也会成真,女人们于是也就相信了,三从四德,三纲五常成为了女性立身的根本。即使是真的才冠四方的女子,也总是被人称为某某某之妻,某某某之女,仿佛她们并不属于她们自己,连流芳千古的词人大家李清照也不例外。她们满腹才情,与众不同,始终摆脱不了寂寥而孤独的不幸命运。不知是才情傲气造就了悲剧命运,还是命运的波折造就了惊世才情。
莎士比亚说“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”。正是因为她们的悲剧性命运,才更让她们的才情带上朦胧美丽,神秘难猜的美妙感。徒教后人感叹不已,想要撩开历史的面纱,穿过时光的河流寻觅她们的踪迹。寻觅着掩埋在时光长河里的那些美丽不俗的才情女子:我们看到巧笑兮许穆夫人、琵琶胡语王昭君、 悲情吟唱的蔡文姬、映水兰花马湘兰、才齐兄长是左棻、毁容守贞的徐淑真、歌声彻云的刘采春、生爱死恨的步非、一缕苍凉的张玉娘、一怒休夫的吴淑姬、《临镜晓妆》的杨容华、秀出丛林的管道升.......她们就像沧海里的遗珠,埋没的美丽与才气让我们惊叹。可命运的波折和婚姻的不幸也让我们唏嘘。
她们的悲剧性命运其实也许也是注定:就如有才华的男人不擅于生活一样,很多有才华的女人也是生活和事业的失败者。女人是感情的动物。太多的才华可能跟沉迷她们自己构建的美丽而虚幻的世界。太容易让有才华痴迷于期待之中,不能把才华跟生活结合。才女总喜欢用才华来征服男人,可是,男人却对才女的才能并不感兴趣,因为他们眼中的美貌远比任何东西更重要。才女总以为智力可以改造男人,可是,男人们却希望得到的却是女人的温柔,而不是女人咄咄逼人的才华。这些通常才能的高低决定一个女性的职业或社会地位的差异,可是,在嫁人或人生问题上,则恰恰相反。
当一个才女为她的才华执着不愿妥协的时候,人们也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她了。当才女为自己才华尽情展示的时候,他的丈夫也可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她了。可能把才华当饭吃的才女,远不不如把做饭当才华的女人更能获得丈夫的喜爱。
能够欣赏才女的男子,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才情,也更需要宽广的胸怀,古往今来,试问能有几何?
那些掩埋在青衫纨绔里轻纱薄衫的女子啊,读了再多的再多的文章诗词也无法知其心,无力解读她们的不为人知的心情才思。若既如离,飘忽不定,捉摸不透。或许有才情的女子大抵如此,是不可亵渎、也是不可看透的罢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