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
本文来自

散文随笔

散文随笔

人已关注

请添加对本版块的简短描述

精选帖子

经典家训中蕴含的时代正能量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152710 王不留 发表于 2015-9-9 10:21:19


    说起“家风、家训”这个概念,有种与古人重逢的精神穿越的感觉。惶惶然的竟不知如何提起。确实,“家训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和精神文化。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,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,重提“家训”,我又惊又喜。欢喜的是:家训作为一种传统文化,并没有完全被我们遗忘;惊恐的是:优秀优良的家训让我敬畏,生怕自己的言行玷污了它,不能阐述出它的十分之一的重要内涵。
   要理解家训的重要性,我们要先明白何为家风, 家风,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风气、风尚和风格,承载着一个家庭的生活习惯、生活态度、文化理念、价值观和人生观等。一个良好的家风必定有一个成熟的、优秀的“家训文本”作为支撑。这个“家训文本”不一定是简单的文本教条,而是一个家族的精神诫训。纵观历史,很多长身不衰、地位显赫的家族,都有其兴旺发达的秘诀——家规家训。
   家风决定家业兴败,决定儿孙成长,也决定世风良莠。念及此,我们不能忽视家风的重要性,要吸取优秀家风家训中蕴含的正能量。
   也许大家认为,遵循家训家规的时代已经过去,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,是快节奏的,物质化的。遵守“家训”听起来就如同让女子三从四德的“裹脚布”那样守旧和不靠谱,没有现实的直接的可视的作用与利益。但是家训并不是简单的教条主义,也不是功利化的手段,它是一个家族多年实践,几经更迭的一种风格,一种精神。我们不能直接从中获取利益,但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,是重在潜意识里的精神气质。
   也许还有人认为,我们现在的家庭已经演变分化,很难形成大家族,一个家庭形成很多的天南海北的分支。做到遵循“家训”似乎是一种天方夜谭。其实,家训并不是一个实体的存在,它是一种气息,是一种从小的影响。即使你长大成人,远离家庭,你身上所携带的家庭赋予你的精神气质永远不会磨灭。正应为大家庭逐步演化为小家庭,我们才更应该重视,重视家庭。另外,我们要知道,遵守家训“家训”不是名门望族所特有的。不论是名门望族还是寒门子弟,都不应忽视优秀的家训必要作用。弘扬优秀家训里的正能量,会使得名门长盛不衰,即使寒门也会令人敬仰。
曾经看过一个报道,题目叫做“最美家庭坚守百年“家训” ,传承五代同堂的幸福 ”那家是重庆石床村的一处农家小院,有简陋的土墙,但门楣上悬挂的“俊逸家风”匾额,让人望之生敬。门里,90岁的一位黄家老者与儿孙其乐融融,幸福美满。说到“幸福”二字,还得从他们家传承了一百多年的家训说起。用那位老者的话来说,“家训就是黄家的魂儿,丢了魂,家庭就要出问题。”她说,“每个黄家子孙都要接受家训教育,不仅要会背,还要在生活中执行。”提及背家训,黄家大儿子黄继财深有感触。“背家训比挨打还要记得真切。”黄继财说,有一次放学贪玩,很晚才回到家里,父母没有打他,就让他跪在门外背了五遍家训,“当时我边背边流泪,当背到‘早读书、晚习作’时,想着家训的道理,看看自己行为,羞愧得很。” 他们家的家训不仅影响了家庭中每一个族人,也影响着周围的邻居,甚至感染了这个社会,增强了家族意识和对家训的重视。
还有我们最亲爱的习主席,他的成就绝对不是偶然的。他自身的努力必不可少,家族对他的言传身教也是意义重大。习大大曾这样说过:少儿时,父亲就教育我们说:对人,要做“雪中送炭”的事情。他还不止一次写给孩子们:“雪中送炭惟吾愿。”“雪中送炭”的待人情怀不但贯穿了他自己的一生,也从小给我们子女树立了一生待人的准则。纵观习主席父亲一生,在党内生活非正常期间,历经冤屈、坎坷、磨难,却从来无怨无悔、顾全大局,一生都在“雪中送炭”。该谦让的,他谦让了;该忍耐的,他忍耐了;该承担的,他承担了;该挺身而出时,他都挺身而出了。在那些蒙冤岁月里,父亲对污蔑不实的所谓“问题”,能揽过来的就坚决揽过来,宁可一个人承担责任,也绝不牵连他人。他说:“我身上的芝麻,放在别人身上就是西瓜;别人身上的西瓜,放在我身上就是芝麻。”许多人听了这话落泪。虽然岁月无情,但父亲依然是一派壮心不已的气概。身在冤狱,父亲对人民、对党的信念没有过丝毫动摇,他一直准备着为亲爱的人民、敬爱的党继续工作。习主席说过,父亲是他心中的大英雄,主席依然坚定不移的诠释着父亲的精神与训诫,依然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,依然为实现最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,怎能不让人动容。
当然,家训也有好坏之分。近年来,一个不争的事实是:由于扭曲的义利观的作怪,“家风”在有的家庭中发生了“变异”。有人把“升官发财” 当成了的家训,以致给后辈埋下了罪恶的种子。个别贪官 “一家端” 的案例,某些“官二代”、“富二代”、“星二代”的违法犯罪率上升,无不与其家风不端密切相关。俗话说:“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,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”。好家风犹如好种子,有好种子才能育出好苗子,有好苗子哺以阳光雨露滋润才能茁壮成长。反之,如果“家风”发生“癌变”,很可能给整个家庭酿成悲剧。
弘扬经典家训,传承优秀家风,对我们的社会而言,是一种巨大精神道德的力量。家是最小的国,国是千万家。树木相连形成森林,森林相叠汇成气候;家风相连形成民风,民风相融促成社会风气。
家是社会的细胞,只有细胞健康干净,和谐运转,社会才会更加的和谐美好。经典的家训中的时代正能量历久弥新,在历史洪流中从不该褪色。不论是.诸葛亮·《诫子书》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的修身养性;还是包拯·家训的“后世子孙仕宦,有犯赃滥者,不得放归本家”的一身正气;不论是《诲学说》"“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”的敦敦教诲;还是《弟子规》“入则孝,出则弟”的循循善诱。都值得后代的我们继续发扬,在新时期发扬出新的光和热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沙发
 楼主| 王不留 发表于 2015-9-9 10:21:46
无规矩不成方圆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板凳
让我的诗感动你 发表于 2015-9-9 10:35:16 来自手机
王不留 发表于 2015-9-9 10:21
无规矩不成方圆

欢迎来我的博客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地板
第八日的蝉 发表于 2015-9-9 11:20:57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#
 楼主| 王不留 发表于 2015-9-9 12:45:46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#
 楼主| 王不留 发表于 2015-9-9 12:46:10

我也有博客来着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7#
 楼主| 王不留 发表于 2015-9-9 12:46:37

这是48分的议论文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8#
第八日的蝉 发表于 2015-9-9 17:09:02

我也有博客来的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9#
蜀葵K 发表于 2015-9-11 19:53:11
很好的议论文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#
 楼主| 王不留 发表于 2015-10-7 11:29:18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