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
本文来自

古风侠情

古风侠情

4 人已关注

请添加对本版块的简短描述

精选帖子

扶乩术士 作者:墨冰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122010 墨冰 发表于 2015-3-19 12:09:25
本帖最后由 墨冰 于 2015-3-19 12:25 编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扶乩术士
     五代十国时期,战乱频仍,百姓民不聊生。各路诸侯大都有一统天下之心。正所谓乱世出英雄,天下奇人异士风云际会,演绎着一幕幕精彩的好戏……        
一、破反贼扶乩神算
    镇州城的西王母殿中,香烟缭绕,香案燃着两支高烛,桌上供着三牲,大殿中间的八卦图盛放着一张沙盘,道长王若讷身着锦绣道袍,头戴无量道冠,左手一柄桃木长剑,右手摇晃着招魂金铃,迈开八卦步,口中念念有词:
     “人道渺渺, 仙道茫茫。
        鬼道乐兮,当人生门。
        仙道贵生,鬼道贵终。
        仙道常自吉,鬼道常自凶。
        高上清灵美,悲歌朗太空。
        唯愿天道成,不欲人道穷。
        北部泉苗府,终有万鬼群。
        但欲遏人算,断绝人命门。
        阿人歌洞章,以摄北罗酆。
        束诵妖魔精,斩腭六鬼锋。
        诸天气荡荡,我道日兴隆。”
    两个童子青羽、净玄指间分别缠着红线,各自扶着沙盘上的乩笔杆,眉间微蹙,紧闭双目,矗立在沙盘两旁。台阶之下的黄绫垫上跪拜着赵王王镕以及文武百官,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面前的扶乩,有的神情虔诚,有的将信将疑,有的不屑一顾……
    正在这时,忽见道长剑指沙盘,念了一句咒语。但见沙盘上的乩笔忽然有如磨盘般飞也似地转动起来,迅速地在沙盘中央写下了四句诗,之后便如同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停了下来。待道长法事完毕之后,赵王众人急忙起身去看扶乩上的明示,只见上面写道:
     “坤道无极洞天机,宁远真武明玄理。
        宫中妖邪欲为祸,乱臣贼子藏杀气。”
    赵王看罢虽不解其意,但从诗句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不祥之兆。他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了道长王若讷:“仙长,这诗中所言是什么意思啊?”此时,王道长并未答话,而是微闭双眸,手捻须髯,双眉紧蹙,掐指念诀。忽然,他大叫一声:“大王,不好!真武大帝明示,有乱臣贼子意欲谋反,而这四句偈语的首字正是反贼将要谋逆之处。”
    赵王脸色大变,定睛一看,四个字为“坤宁宫乱”。不禁大惊,马上派身边的羽林护卫将军邓飞雄带一千羽林侍卫去坤宁宫搜查。时隔不久,邓飞雄飞马回报:在坤宁宫中搜出五百甲胄和两封密信,密信内容确系反书,而信中牵扯到的普宁公主和侍卫长高通也对谋反之事供认不讳,此刻已经被软禁在了坤宁宫的侧殿之中。
    赵王闻之大怒道:“幸得神明庇佑,让仙长辅我避过此劫,马上起驾坤宁宫,待我亲审逆贼!”
    王道长的神通又一次被证实,这让赵王更是对他深信不疑,王道长究竟何许人也,还要听我细细道来……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沙发
有点玄 发表于 2015-3-19 13:11:15 来自手机
期待更新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板凳
 楼主| 墨冰 发表于 2015-3-19 14:02:13

自我感觉,情节写得一般,但都是真实人物,故事是杜撰的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地板
 楼主| 墨冰 发表于 2015-3-19 14:05:12
二、祛旱灾神仙求雨
    就在前年夏天,赵国境内连续三个月天降大旱,赵国所属的镇州、赵州、深州、冀州的麦苗即将被晒死,水井也渐渐干涸。各地百姓苦不堪言。
    这赵王王镕本就是个昏庸无道的君主,世袭了其父常山王王景崇的爵位,却对治理国家一窍不通,听说境内大旱之事,不觉慌了手脚,在朝堂之上,面对文武百官唯有不住地重复着“如之奈何”。有的臣子提议掘井汲水,这种办法对解决旱情只是扬汤止沸,难以从根本上治理旱情。也有臣子提议派人去向梁求水求粮,但几次派去的使者都被梁国敷衍而回。
    正在赵王一筹莫展之际,又有臣子为赵王举荐镇州城中的一位高人,有“活神仙”之称的王若讷王道长,传说这位王道长可知未来、通天地,但凡找他算过命的人,都对他赞不绝口。更有人传言,此人是商周时的姜太公转世,会奇门遁甲,能呼风唤雨,撒豆成兵。总之,“活神仙”的名字在百姓中间越传越神。
    赵王急召王若讷入宫觐见。王道长进宫之后,行过参拜大礼。赵王急切地问:“赵境内大旱三月,仙长可有法子救我黎民百姓?”王若讷微闭双眸,掐指一算,微笑地对赵王说:“大王自可放心,只需修建一座风雨台,待我作法七日,自可求得雨来。”赵王将信将疑,但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,于是下令调集全国能工巧匠修建风雨台。只五日,风雨台建成。第七日,王道长登上风雨台,掐诀舞剑,焚香烧符,口中念念有词。两个时辰后,镇州城上空乌云密布,瞬息间,倾盆大雨瓢泼而知,旱情得以解除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#
 楼主| 墨冰 发表于 2015-3-22 13:01:31
三、撒豆成兵退晋军
    时隔一年,晋王李克用亲帅大军来征讨赵王,二十万大军紧紧围困住了镇州城。赵王大惊失色,急召群臣商议对策,有人说城内粮草尚能维持一年半载,现在最为紧要的任务是加固城上的防御,同时派出一只精锐部队杀出包围圈,向梁王朱全忠求救。但是赵梁相去甚远,恐怕远水解不了近渴,但为今之计也只得如此了。
    正在这时,深得赵王信任的王若讷提出,他要登风雨台作法,祭掌心雷,并以奇门遁甲之术撒豆成兵,助赵王退兵。撒豆成兵之术,一些人只在唐代的传奇中读过,大多数人更是闻所未闻,所以很多人将信将疑。
    这日,在风雨台上,王若讷身着白色道袍,赤脚散发,右手扬起拂尘,左手持一竹简,舞动如飞仙一般。忽见王若讷将竹简掷向空中,一刹那,竹简化作一团火焰,有如天空中打了一道利闪。紧接着,王若讷又在囊中抓出一把豆子,念动口诀后将豆子撒向祭坛,豆子悉数化成缕缕青烟,在地面上消失不见了。
    翌日,探子回报,听得晋军兵营之中传说,很多兵将都做了同一个梦,梦中赵王请来十万天兵,与晋军鏖战,天兵可在梦中摄去人的魂魄。与此同时,晋王李克用也突然如遭雷击,一病不起。
晋军不得不撤兵,赵国之围遂解。至此,赵王更加倚重王道长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#
 楼主| 墨冰 发表于 2015-3-22 13:02:27
四、坤宁深宫谋弑君
    半年前的一天,王若讷忽然求见赵王,因他的两个爱徒青羽、净玄在市井采买香供之时,与少主王昭祚府中的家奴朱福、朱禄相遇发生了口角,并被王府家奴打伤,希望赵王为他做主。
    赵王很是为难,他的儿子王昭祚的妻子乃是朱全忠的三女普宁公主,这朱妃仰仗父亲的威势,专横跋扈,不仅平时欺凌他的儿子,就连他这个老公公也不放在眼里。赵王因为梁国的关系,忌惮梁王,也就对朱妃的娇纵睁一眼闭一眼了。此时,他也只能劝王道长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,以出家人的慈悲之心去宽容处之,并许以重金为道长的徒弟疗伤。王道长无可奈何,只得答应。
    可第二天,朱妃却在上朝之时来到朝堂之上,大声辱骂王若讷,斥责他对徒弟管束不严,非要皇上下令严惩青羽、净玄。这下子,可惹怒了赵王。赵王用手点指:“你一妇道人家,竟敢在朝堂之上干涉政事,这还了得,给我轰下去。”在群臣的劝阻下,朱妃这才离开了朝堂。
    回宫之后,朱妃仍大骂不止,可怜的王昭祚被自己的“爱妃”骂得狗血喷头。这个普宁公主在盛怒之下,给自己的父亲朱全忠修书一封,把一肚子的委屈倾诉了出来,希望父亲为自己做主。然后,派仆人朱福去梁国送信。
    五日后,朱福回来,送上梁王的一封密信。信中的内容大致是安慰自己的女儿,大骂赵王无理。并在信中提到赵王无能,梁王想要发兵谋之,希望女儿能里应外合灭掉赵国。
    朱妃大惊,急忙招来随她赴梁的侍卫长高通商议,这高通不仅是公主从梁国带来的心腹,更是公主的情夫。两人一商议,决定再修书一封,问询起事的时间和方式。安全起见,派朱福、朱禄两人同去。
    很快,第二封信来了,信中说起事时间定于五月初五,让高通准备五百梁军刀斧手,于饮宴之时杀掉赵王父子。事成之后许高通为镇州太守,可与普宁公主成婚。二人读罢,很是欢喜,于是秘密地筹备起来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7#
 楼主| 墨冰 发表于 2015-3-25 11:54:50
五、大功告成间梁赵
    赵王每日都要去王母殿叩拜祈福。这一日,忽真武大殿的匾额落在地上,断为两截。
    赵王大惊,忙问王若讷:“仙长,怎会这样?”
    王道长说:“这必是真武大帝有预旨。”
    赵王追问:“何以知之啊?”
    王道长说:“待我取扶乩请神,方能解析。”
    于是,在四月十五,便有了故事最初的那场法事,最终,扶乩明示出了朱妃的叛乱。
    赵王盛怒,咆哮着喊道:“给我拖出去斩了,我定与朱逆誓不两立。”
    赵王欲斩朱妃,却被王若讷劝住,因为斩杀朱妃势必激怒梁国,大兵来袭恐怕难以抵挡,不如暂时将朱妃囚禁,再向新晋王李存勖示好,这样便不至于陷入不利的境地。
    赵王听后,觉得言之有理,于是派使臣去晋国修好,誓与梁国决裂。
    梁王听到自己的女儿被软禁后的消息,大为震怒,修书大骂赵王,并扬言要发兵攻赵。可是,当他兵抵梁赵边境时,却发现已经有大批晋国的驻军囤积在赵国的常州城中。长途奔袭赵国,势必给晋国以可乘之机。思来想去,梁王不得不退兵而回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8#
 楼主| 墨冰 发表于 2015-3-25 11:55:38
六、血海深仇誓不休
    十年前,朱全忠随大哥孙义参加黄巢起义,共讨无道的昏君,没想到,在唐军围剿的情况下,朱全忠杀掉了结拜大哥孙义,以其人头接受唐朝的招安。与此同时,为了斩草除根,还要杀掉孙义刚满二十岁的儿子孙敬忠。孙敬忠藏在农户家中,无计可施,最后一夜白头。然后化妆成了一个老年道士的模样,混出城去,才躲过了一劫。从此,在他的心中,埋下了复仇的根苗。他登上终南山学艺七载,学会了道家的武艺和星象巫医之术。
    下山以后,打听到了那个与他有杀父之仇的朱温朱全忠已然自立为王,国号为梁。他乔装刺杀两次,都没有成功。于是,投靠了与朱全忠对峙的李克用帐下,成为了一名谋士。
    三年前,他发现李克用愁眉不展,便问:“大王为何事愁苦啊?”李克用说:我身体越来越差,恐怕不久于人世了。存勖的能为我尚且放心,唯一不放心的是晋处在梁赵之间,而梁赵又为姻亲。梁晋作战,赵必辅梁,此为大患啊!”
    孙敬忠拜上说:“主公,我有一连环计,如此这般这般,只需王上配合。”李克用听完,大呼:“妙绝!先生若能成此事,实乃我晋国大兴啊!”
    于是就有了王仙长观天求雨、撒豆成兵退晋军之围、晋王为掌心雷所伤一病不起,扶乩明示叛贼等种种怪事。至于朱全忠的密信,则是孙敬忠仿造朱全忠手迹和印玺伪造后派人交给朱福、朱禄的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9#
 楼主| 墨冰 发表于 2015-3-25 11:56:04
尾声
    在离晋赴赵的那天,李克用拉着孙敬忠的手问:“先生此去可有把握?”孙敬忠微笑着说:“赵王若讷,则计成矣!”接着转过头对徒弟绝尘、无寻说:“自今日始,你们二人改名朱福、朱禄,潜身王昭祚的府宅,待用时听命,切记小心谨慎。”说完,带着四个徒弟向赵地前去……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#
 楼主| 墨冰 发表于 2015-3-25 12:52:15
水平有限,时间仓促,不足之处,敬请谅解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