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
本文来自

情感故事

情感故事

人已关注

请添加对本版块的简短描述

精选帖子

微小说《外婆》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220121 石榴宝宝 发表于 2015-4-26 14:32:27
他的父母在外面打工,他和妹妹每天泥巴裹身,喝冷水,吃剩饭。
四川的外婆来看他们,心疼不已,留下照顾。
日复一日,他们大了,外婆老了。
外婆“我想回家了,老头子还在家等着呢”
打电话,没人接。写信没人回。
“我想回家了,想老头子了,你爸妈怎么还不回来”
他和妹妹上初中离得远,每周一回。
她病了,胃里翻浆倒还的疼,“老头子,老头子。。。。”
他和妹妹周日回来,外婆躺在床上,一定僵硬。
她终究没见到老头子。
他和妹妹的父母回来了,那又如何,她终究睁不开眼。
叶落无法归根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推荐
 楼主| 石榴宝宝 发表于 2015-4-26 15:44:51
女人来城里,因着不识字,只是帮着一家小饭馆摘摘菜,打扫下卫生。每月挣个十几块钱,谁知那时偏偏感冒了,她舍不得买药,时间长了,一直咳嗽。小饭馆的老板见她不停的咳嗽,立马给了工钱,赶了她出来。
一个感冒了的人,不时伴着咳嗽,头脑发热,总之那一阵时间她经历了很多不好的事 。
现实不像演电视,她不是女猪脚,没有人救她,不会有别的男人爱上她。
她只是个一米六不到的小女人,因着生了三个孩子,身材已是难看。脸色蜡黄,皮肤发黑。这样的女人谁会要呢?

原是为了省钱,如今呢?女人最终还是昏昏沉沉的去小诊所看了病,挂了此生第一次的吊瓶。那段时间的看病,花光了女人辛苦挣来的二十多块钱。
病好了,女人继续找活,继续挣钱。

有一次,碰到同村里的小四,询问了,自家孩子的情况,
小四说,“你娘家的妈妈来了,孩子她照顾着。”

女人听了松了口气,掏出怀里刚发工资的十几块钱,让老乡带给孩子的外婆。


男人呢?有一种人只求活着,却从不在意活着的好坏与舒坦。男人就是,打扫卫生,男人做的很是不好,打扫不干净不说,时常的将垃圾扔到不该仍的地方。如此的工作,管理垃圾的人来了,总是扣男人的钱,所以男人有工作,却是养活不了自己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沙发
玥咏 发表于 2015-4-26 14:46:17
       你说没有最后一句会不会更好?而且叶落还是可归根的嘛,只是死前没能见着老头子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板凳
 楼主| 石榴宝宝 发表于 2015-4-26 14:58:48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外婆
那是童年的一个小镇上,村子旁边一户人家,很穷,真的穷到已经揭不开锅的程度了。那户人家姓王,有三个孩子,只是大儿子送给大伯家了。
剩下的两个孩子,他们养活。男人和女人都在种地,每年,一道麦子,一道玉米。有时收成不好,两片地的粮食根本不够一家子吃饭。
那次,两个孩子里的小女人发烧了,已定四十度了,女人急的拉着架子车就往乡上跑。那时小村里是没有医生的,唯有集市上有一家看病的大夫。女人拉着车跑了半个多小时,浑身热汗的来到看病的医生处。
医生说,“在耽搁一会,就算看好了,孩子也是傻了。”
看了病,该收费了。女人拿出一鼓鼓的手帕,帕里包着厚厚一沓一毛的,两毛的,最大面值便是两个一块。女人总共那个三块七毛钱。
医生谁,“打针连开药一共五块钱,这孩子晚间还要打一针,不然烧退不了。”

后来,总之女人回来后,过了两天收拾了两件旧衣服打个包袱去了县城挣钱。
那一去很久很久,总之我们这些孩子很少见过她。奥,好像见过一次,又一次女人回来了,给孩子买了一件裙子,还有很多糖果。我去他家时,她给了我一颗。
再后来,见她时,大概是初中上学的时候了。那家的男孩和我一般大,下面是个妹妹,小两岁。至于老大,给了人家,住的别处去了。

女人走了以后,男人在家看孩子,男人不会做饭,看孩子也没有收入,日子过得越发的艰难。平日里孩子最多喝两顿米汤。那一碗清清的水里,只有碗底稀稀疏疏的几颗米粒。
那时,村里的人都不富裕,但看那孩子可怜,每逢去了他们家里,总会一个黑黑的馒头。哥哥拿着馒头分成两半。给妹妹的那一半总是多一些。
村里人感慨,“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,果真是对的。”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地板
 楼主| 石榴宝宝 发表于 2015-4-26 15:01:25
玥咏 发表于 2015-4-26 14:46
你说没有最后一句会不会更好?而且叶落还是可归根的嘛,只是死前没能见着老头子

农村都是土葬,就是装在棺材里,她就死在女儿家里。她的老伴年龄也大了,那时候女人小,男人大的很多。她死后,老伴没有过来,太远走不动。住在四川山沟里,很不方便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#
 楼主| 石榴宝宝 发表于 2015-4-26 15:25:12
女人出去打工没有消息,男人急的团团转,幸好那时孩子的外婆发来电报,说想过来看看。
那外婆比较年轻,五十多岁,性格也是很好。外婆的老伴已定六十多岁了,农村的婚姻里,外婆是被自己娘家两担粮食卖给了,大她十来岁的男人。
女儿是遂大姑下嫁陕西的,女时候外婆是不愿的,那料那大姑将陕西的地方说的多么好,外婆便应允了。只是这么多年从没去过。
这次赶着小儿子们都结婚了,心里高兴,便拿着攒了几年的几十块钱买了火车票去看女儿,外孙。

外婆背着半袋子四川的特产,来看女人, 男人在车站街回了自己的岳母。
高高兴兴的心情来到女儿家却是热乎乎的头上泼了一盆凉水。外婆的心里冰凉冰凉的。
男人撒了个谎,说去寻女人,托外婆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几天。外婆同意了。
男人去了城里,找了很久,没有找到。便寻了个倒垃圾的活先干着。

外婆则是用自己余下的钱买了麦子,给两个孩子做着吃的。

两个孩子一直没有上学,我那是上的小学二年级,那和我同岁的男孩还没有上学,整日在家玩泥巴。偶尔的跑别人地里刨两个红薯,用衣服裹了,拿回家,让外婆煮了吃。

大伙明白那孩子家的现状,每每发现只是去向那外婆说说,希望孩子莫要学了什么坏毛病。长大害了孩子一辈子。

红薯还是在偷,谁家地里的南瓜藤结了几个小南瓜,孩子都记得清清楚楚,等到快要成熟,夜里孩子便悄悄的摘回来,第二日做他们的午饭。

为何呢?外婆怎么不制止呢?
外婆也是无奈,外婆身上的几十块钱花光了,可是女人,男人都没有回来,连让别人捎个话都没有。家里没有吃的,孩子偷回来,总不能不吃。

当生存不下去的时候,道德是什么东西,谁会记得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7#
献山 发表于 2015-4-26 15:55:51
题材是生活写照,想必作者有所感触吧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8#
玥咏 发表于 2015-4-26 16:42:54
石榴宝宝 发表于 2015-4-26 15:01
农村都是土葬,就是装在棺材里,她就死在女儿家里。她的老伴年龄也大了,那时候女人小,男人大的很多。她 ...

这个我知道,如果她的孩子们足够孝顺就会知道外婆的心愿,就会把她归根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9#
 楼主| 石榴宝宝 发表于 2015-4-26 17:19:14 来自手机
献山 发表于 2015-4-26 15:55
题材是生活写照,想必作者有所感触吧

小时候村里的故事,那时候大家生活都不容易,想把他们记录下来,就是这样的。我想要是农村的孩子,八十年代的,都会有些感触,分享下罢了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#
 楼主| 石榴宝宝 发表于 2015-4-26 17:29:27 来自手机
玥咏 发表于 2015-4-26 16:42
这个我知道,如果她的孩子们足够孝顺就会知道外婆的心愿,就会把她归根

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说,总之外婆死了,埋在女人家地里,堆个小土坡。再就没了,两点孩子初中还没读完就打工去了,我也想知道,一个尸体怎么从陕西运送到四川?其实没有钱的时候,又是一个贫困的小农村,很多事情很难办?女孩子17八就结婚了,怎么说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